您的位置 首页 常见问题解答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我们有可能把音乐发展成“硬科学”吗?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人觉得可以把音乐发展成“硬科学”。那么,有这种可能性吗? 1、音乐不可能是科学,音乐学或音乐理论才有成为科学的可能性 音乐是艺术,不是科学,就更别提“…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有人觉得可以把音乐发展成“硬科学”。那么,有这种可能性吗?

1、音乐不可能是科学,音乐学或音乐理论才有成为科学的可能性

音乐是艺术,不是科学,就更别提“硬科学”了。虽然我们可以用科学的态度去研究音乐,但研究出的结果是“音乐学”或“音乐理论”而不再是“音乐”。

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指导下,我们有可能把音乐发展成“硬科学”吗?

如果类比到科学研究中,那么音乐相当于自然现象,音乐理论相当于物理学,而物理学显然不是自然现象。如果类比到科学和技术的关系中,音乐理论相当于“科学”而音乐则相当于“技术”。音乐理论家更像是科学家而音乐家则相当于工程师。这两者之间事实上差别巨大:

  • 音乐理论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音乐家(作曲家或演奏家)。他虽然知道理论,但并不一定对在实践中具体如何巧妙运用这些理论,则不一定很娴熟。
  • 音乐家也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音乐理论家。有的作曲家相当倚重灵感,要让他们非要按规则去作曲,他们反而创作不出那么好的作品了。

如果进行进一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在音乐理论中,一个问题的解不唯一,具体使用哪个仍然需要人的评判(不然任给一个初始和弦,世界上就只存在一首以它开头的曲子了)。这也说明了从作曲的角度来看,音乐理论必然缺乏演绎性,也就是说它不可能是硬科学。况且任何形式理论都是封闭理论,它必然不能是面向未来的开放理论(除非它是定义在一个无穷维空间上的音乐理论:在那里,任何一个可能的音、和弦、旋律、作品都是空间中的一个点)。

另外,音乐理论家主要面向的是分析(analyze),而作曲家主要面向的是“融合”(compose)。作曲家想把这种材料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希望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而不是割裂的感觉;相反,音乐理论家则希望把各个部分区分的清清楚楚,毫不重叠。这就像一个厨师(类似作曲家)在做菜时,并不想让你很分明地尝出这个菜里放了多少糖、盐、酱油、醋等佐料——如果那样的话这菜吃起来就缺乏整体感、统一感。但菜品鉴别师(类似音乐理论家)则希望从一盘整体的菜中分析出厨师到底放了多少糖、盐、酱油、醋等佐料,以及什么时候放的,在多高温度时放的,等等,并以多次分析为基础去归纳出“什么样的菜好吃”的理论。

2、音乐理论有可能是“硬科学”吗?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们倒不是不可以把音乐理论发展成“硬科学”,但那事实上是极为有害的,因为那种“硬”是强权下的“硬”,而不是自身的“硬”。我们如果能发展出一套可以解释现有所有音乐现象的音乐理论,然后强制大家都按这个理论去作曲(相当于一套“规范”),那么它确实很硬,但是音乐从此就不再发展了。当然,要是把人的大脑结构和功能完全研究清楚了,那基于此的音乐理论确实是货真价实的硬科学,但这似乎过于遥远,况且未必能实现。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我们把音乐理论发展成硬科学呢?这就在于要发展“硬科学”,我们必然要求实验具有可重复性,但审美经验却经常不具有可重复性,因为人的审美会演化。如果我们没有一套从大脑机理上解释人的音乐感知的理论,那么我们在采集数据时,只能问参加测试的人,他听到某个音、某个和弦进行之类的音乐片断时的感受。且不说不同人的感受不一定一样(音乐家和普通人的意见可能非常不一样:听谁的?加权平均?),就是同一个人,他的音乐品位也会发生变化。这就好像人第一次吃辣的东西,基本没有喜欢吃的,但吃习惯了可能就非常喜欢,而且越吃越辣。人对音乐的品位也是如此:小孩基本都喜欢听和谐的,随着音乐经验的丰富,人的审美品位就开始变得复杂化。那如果我们对每个参加测试的人只取一个样本(对一段音乐的评判),那我们通过数据分析出的模型就算再完美,它也只能代表那些参加测试的人当时的音乐品味。但那有什么用呢?它不过解释了音乐世界的一个“时间切面”而已。就算我们在不同的时间多次采样,那么用这模型去预测未来也只是使用了极不精确的“外插法”(相当于一种泛化)。

假设我们在奥尔加农时期就搞出了一套“完美的和声理论”:它既符合数学比例(或物理上的泛音关系),又与人群实验结果相符。那从(带有形而上学特征的僵化)“科学”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一套完美的理论。四五度确实没有同八度和谐,三六度和四五度比起来确实更不和谐,而且根据实验结果,三六度就不应该出现在音乐作品中,因为人们觉得它们不好听。然而这种“完美理论”会扼杀音乐的发展,如果强制使用这种“完美和声理论”的话,今天的音乐可能还是中世纪的样子。

所以,如果真搞出那么一套“硬音乐理论”,那么它暂时可能对人类比较有利:因为通过学习它,大部分音乐创作者的水平会提高。然而如果我们去迷信它,强制推行它,那么音乐将止步不前。虽然真正为音乐作出开创性贡献的人很少,但他们才是音乐发展的动力。如果我们强推“硬音乐理论”把他们都限制死了,那音乐基本上也不再有生命力了。

我们同样不能对技术产生迷信,好像有了超级计算机就会怎样怎样,有了人工智能就会怎样怎样。我们首先得搞明白我们到底需要一套什么样的理论。如果是解释当时的音乐,那么胡戈·里曼的理论就够好了(对他生活那个时代而言)。我们之所以对它不满意,并不是因为它对于当时的音乐解释力还不够强,而是因为它并不能容纳之后的音乐实践,而这使得它成为不完全的理论。那用人工智能会有什么区别吗?用了人工智能,我们得到的模型可能在用于解释当下音乐时,精度会高一些,但要用它去解释未来的音乐,则并不会有本质上的改善。况且如果用人工智能去搞音乐理论,即使那个“音乐理论”搞得很厉害,但那理论估计不是人能看得懂的,比如包含多层神经网络和复杂的参数,或者一大堆复杂的方程和大型矩阵。这东西计算机用着非常方便,要让人去学,学生只会觉得不知所云。所以,把这玩意儿“翻译”成“人能看懂的理论”,也是一个难题,就像阿尔法狗虽然下围棋举世无敌,但它却很难为我们总结出适合人类使用的经验。搞出这么一套“计算机音乐理论”,难道人就彻底从音乐上下岗了吗?

要产生真正意义上“硬”的音乐理论,我们需要对人的认知进行精确地建模:这模型要能解释(个人和群体)审美品位的演化。但即使如此,外在刺激也难以被建模(全考虑进去建模成本太高,计算量太大)。更何况即使我们真有那么一个模型,它也很可能是一个混沌系统,也就是说我们难以通过计算去真正预测未来发生的事情。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organ(at)yueyao1982.com。链接地址:https://www.organtube.com/can-music-theory-be-as-precise-as-science/

作者: 岳耀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organ@yueyao1982.com

contact@yueyao1982.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