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一个中国小朋友小时候弹的一首莫扎特奏鸣曲,就直接把西方古典音乐否定了,这种否定既不具有典型性,又以偏盖全。这就好像一个不了解中国文化的美国人听了一个从来没来过中国的美国小孩唱了两句京剧,就发表了对中国音乐的整体看法一样。
1、西方古典音乐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莫扎特的奏鸣曲只能代表德奥古典音乐在古典主义时期的一种风格而已,而西方古典音乐则至少包括了从中世纪到今天的所有严肃音乐。除了德奥的音乐,它还包括法国音乐、英国音乐、西班牙音乐、意大利音乐等等。比如法国音乐就经常是非常自由的(当然也不绝对),在这一点上它与中国音乐更具一些“精神上”的相似之处。
事实上,没有哪个文化中的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就自带严格的节拍、要求精确的演奏:那对于原始人来说,简直就是“反人类”的,况且他们制作的原始乐器也达不到那种音乐表达的要求。欧洲使用的精确的记谱方法,也是成百上千年演化的结果。就算小节线,都是在 15——16 世纪才出现的,况且即使在那时它也不代表严格的节拍。
- 在中世纪的欧洲,圣咏并不是一板一眼按拍子演唱的,而是要有“自然的变化”:这和中国古代音乐有相似之处。
- 即使在小节线被广泛使用以后,西方古典音乐中仍然有非常自由的音乐表达。比如 Girolamo Frescobaldi(1583——1643)明确指出了,他的托卡塔千万不能严格按谱面记得那样弹:谱面上只是记录了一个一致的意思,具体演奏则要非常自由,比如不能把 32 分音符的时值严格地弹成 16 分音符的一半。
- 虽然在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精确的节奏在德奥音乐中一般来说非常重要,但“自由的演奏”仍然有其生存空间。一般来说,在乐队齐奏时,拍子需要稳定(稳定不代表机械,况且在拍子内仍有自由空间),但当独奏乐器在演奏炫技片段时,则可以非常自由。作曲家所写的炫技片段只是一个参考,演奏者可以根据自身能力去进行调整。比如莫扎特在他的钢琴协奏曲中,乐队部分的谱面一般被记得清晰完整,但钢琴部分的记谱则很简略甚至不完整:在很多时候他只写下了外声部。莫扎特当然不会按这种谱面去在音乐会上演奏:要知道,莫扎特是以强大的即兴能力出名的。
- 跨过巴洛克中晚期和古典主义时期,我们知道在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中,自由速度经常是非常重要的:这更是与“死板”的刻板印象背道而驰了。这在钢琴独奏作品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因为对于乐队来说,每个演奏者都尽情自由发挥,就难以对得上节拍了。
- 至于西方的现代古典音乐作品,则借鉴了世界各地的音乐文化。一些先锋音乐所表现出的自由性,甚至很难被一般人所接受。
西方古典音乐中对节奏等方面要求的精确性,事实上和合唱与合奏的兴起是不无关系的。这事实上不仅和音乐风格有关,也和乐器制造水平有关:定音不精确、音准不稳定的乐器是无法取得可以入耳的合奏效果的。而中国的民乐团事实上是在 20 世纪初模仿西方的交响乐团创制的。我们甚至可以感到,现代的民乐演奏和以前的相比,多了一分精确而少了一分挥洒。
2、西方古典音乐中一些“不死板”的例子
中世纪圣咏的谱面(纽姆谱)长这样:就算我们想要“死板地”按谱演唱,谱面提供的信息也“不够”。
我们再来看看路易·库普兰(1626?——1661)创作的一首无小节线前奏曲的谱面。这种“狂放”的记谱让我们联想到了中国的草书。这种曲子显然也要被演奏得非常自由。
我们再举一个 20 世纪现代古典音乐的例子:György Ligeti 的管风琴曲 Volumina。就从谱面上来看,有谁会认为它是“死板”的吗?
3、莫扎特奏鸣曲是死板的吗?
就算是莫扎特的奏鸣曲,也不是按谱子弹出来就了事的。只能说,一个小孩子,能照谱子弹出来,大体没有错误,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对于国内绝大部分的钢琴老师而言,他们能把学生教成弹得“死板但正确”就很难得了。至于在这个基础上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前提是符合风格),那是绝大多数钢琴老师自己也做不到的。这就好像一个教书法入门的老师,他要是能监督你把临好,那就是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如果他在此基础上能给你讲透帖中写字的道理,那他就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如果你要让他在不强迫你临帖的条件上,能练好字,还能有自己的表达,甚至能开创自己的风格,那就不仅需要你本人悟性非凡,而且要求你的老师本人就是一个杰出的书法家,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已臻化境,并且愿意用开放的方式进行教学。如果你是皇太子,那么你确实有机会遇到这种老师,但如果你在搞入门级平民教育机构中去找这种老师,基本一定会找到一个大忽悠。但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在用临帖的方式学习书法,却几乎没有人说这种方式又笨又死板?这大概是因为我们作为中国人,不仅仅看到了初学者的临帖,也知道那些顶级书法家的杰作。然而,在西方古典音乐学习上,我们并没有那样的环境。即便我们在网络时代可以听到很多杰出的演绎,人们在缺乏背景知识的条件下,也并不能分辨哪个演奏是真的好,哪个演奏只是“在普通中国人听起来”比较好。这就好像,我们不能指望一个不懂中国文化的欧美人能够辨别两道中国菜的制作水平,他完全可能更喜欢那种不地道的、烹饪技法拙劣的、但为适合欧美人口味而改变过的“中国菜”。
有人可能会说,莫扎特的奏鸣曲不是你说的乐器独奏作品吗?那它不是应该被弹得很自由吗(像在炫技片段中那样)?并不是这样。如果你对莫扎特的音乐足够了解,你就可以发现,莫扎特在写作他的奏鸣曲时,经常使用“乐队概念”,或者说钢琴奏鸣曲事实上相当于一个完整乐队作品的缩谱。那莫扎特为什么不直接把它们创作成乐队作品呢?事实上,他的奏鸣曲与贝多芬的不同,大概主要是为了教学和小型活动而作的:在音乐会上他会演奏交响曲或协奏曲。
那演奏者在弹莫扎特奏鸣曲时就完全没有自己的“表达空间”吗?当然不是,莫扎特从来就不是一个以“死板”著称的演奏家。在演绎莫扎特的作品时,演奏者的表达空间事实上很大,但这个“表达空间”并不是很多钢琴学习者熟悉的那些表达空间,比如它经常需要一些突强突弱而不是渐强渐弱,比如它经常需要一些锐利的“锋芒”而不是圆浑的声音。一个不理解这种风格钢琴演奏者,一“自由发挥”就容易偏离这种风格。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因为这种音乐与大多数中国人熟悉的音乐在旨趣上相去甚远:大部分中国人熟悉的是中国音乐和以西方浪漫派表达理念为基础的流行音乐(当然一般没有浪漫主义音乐那么复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现在用的钢琴和莫扎特当时使用的钢琴差别巨大,以致于演奏者仅凭“直觉”和“非专门的经验”在现代钢琴上很难找到表达这种音乐所需要的“正确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