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天赋有没有可能随时间流失掉?我们来看看让·菲利普·拉莫是怎么说的。
“日复一日,我一直都在获得更多良好的品味,但我再也没有天赋了”。
“在我年老的头脑里,想像力已经破旧了;在这个年龄再试图去创作以想象力为核心的艺术是不智的”。——让·菲利普·拉莫
这是拉莫在晚年说过的话。拉莫是18世纪法国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同时,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音乐理论家,可以说是和声学的创立者:他把过去以实用为目的的和声实践升华到了哲学和理性的高度,被誉为音乐中的艾萨克·牛顿。
不同人对天赋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现在就看看拉莫对他自己的天赋是怎样看待的。无可置疑,拉莫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天赋逐渐消失了。但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拉莫就江郎才尽了。事实上,拉莫在年轻时创作羽管键琴曲、康塔塔和经文歌等音乐体裁,年近五十才开始创作歌剧,并在之后一直专注于歌剧的创作,到81岁去世时他已经创作了30多部歌剧。至于为什么天赋开始流失了,他还能继续创作,拉莫也给我们了一部分答案:虽然没有天赋了,但他获得了更多良好的品味。因此,他认为确实是有一些东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天赋的,比如音乐品位,但我们也可以从他的语气中得知,他应该还是觉得天赋是最珍贵的。然而,对于天赋的流失,他大概还是没有什么办法来阻止。
因此,拉莫说的天赋是比较狭义的。按这种意义来说,绝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也没有体会过拥有真正天赋的滋味。按拉莫的定义,大概只有那些在很年轻时就写出惊世骇俗音乐作品的音乐家才能被称为在音乐上有天赋,而那些靠把自己泡在音乐里,薰在音乐里,靠多见多闻多体验来提升自己的人,算不上有天赋:这些其实正是拉莫说的“获得更多良好的品味”。
而且,拉莫说的只是他自己的情况。对于每个人来说,天赋达到顶峰的时刻可能都不同,不同种类的天赋在这点上可能也有所差别。国画巨匠白石老人的天赋就是在晚年才被发展出来的。
所以,艺术天赋的确是随时间的流逝而改变的。但如果你没有达到一定的层次,你甚至根本无法认识到那个天赋,更无法让它表现出来。为了不辜负自己的天赋,我们能做到的也只能是多学习和多思考。我们多学习,就可以提升自己的技法,开阔自己的眼界,提升自己的品位:如果天赋到来,我们能让它有用武之地;我们多思考,才可以让自己不沦为别人的模仿者,去寻求自己的表达,开创自己的风格:而我们在学习中获得的品位,可以帮助我们评判自己的表达和风格到底价值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