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风琴力度能控制吗?如果没有力度变化的话,管风琴的表现力在哪里?前几天听了一次管风琴演奏,感觉无法控制力度的演奏有时候真的好没有灵魂啊。管风琴在演奏过程中有没有力度控制哪怕是整排键力度控制的办法?现代管风琴也没有这方面改进吗?(来自知乎网友)
首先回答一下管风琴能不能控制力度:
- 如果力度指的是靠手指触键的力量大小来控制音量,那管风琴是不能控制力度的。这是因为,管风琴的发声方式与钢琴不同。影响管风琴一根具体音管发出声音响度的是风压、音管的种类和音管本身一些物理参数(一般称为voicing)。音管的种类和音管本身的物理参数显然不能在演奏时调节。风压也同样不能调节,因为如果风压发生变化 ,音管发出的音高会发生变化:只要想象一下用不同的力量吹一根吸管,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与钢琴事实上是一种打击乐器不同,管风琴键盘控制的是一个开关:粗略地说,它只有开闭两种状态(细致的讨论见后文)。
- 然而,管风琴是由很多组音管组成的,音管一般还被放置在琴体里。这就给我们提供了调节音量的方法。
- 把一个 Division 的音管放入一个 Swell Box 中。Swell Box 是一个百叶窗,它的开合程度由 Swell Pedal 控制 。一个 Division 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应一层键盘。在多数情况下,主管风琴不会被放在 Swell Box 中,一些早期的管风琴也没有 Swell Box。
- 用音栓组合来控制音色和音量。音栓组合决定了你按下一个琴键,具体有多少个音管发声:这类似于在交响乐队里用多少种不同的乐器一起演奏。从理论上说,一个有 n 个音栓的管风琴,可以产生 2n-1 种音色(如果所有键盘都可以 couple)。虽然这些音色之中很多并不能用于实际创作和演奏中,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管风琴音色的多样性。钢琴虽然音色控制比较细腻,但从管风琴的音色光谱上来看,钢琴的音色只是一种或者一类音色,而一个大型管风琴可以发出类似弦乐、木管、铜管、人声等各种音色,再加上管风琴的基础音色,虽然大多数管风琴音栓属于非模仿性音栓,既不以模仿那个乐器为目的,只是听起来比较类似就借用那个名字来作助记。在传统上,演奏者自己或者让助手换音栓,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限制的,因为通过这种方式很难在很短时间内换很多个音栓(虽然有一些装置可以辅助换音栓)。而现在有了Sequencer,演奏者可以预先编好音色,自己或助手在演奏中用手或脚按“Next”键就可以了。在现代古典音乐中,一首曲子换几十个甚至上百个音色都不罕见。除此之外,在管风琴里再加一个钢琴也无不可(比如 American Photo Player),一些管风琴(比如意大利的一些管风琴和 20 世纪早期的 Theater Organ)里也包含有打击乐器,但这些在传统的教堂管风琴中并不常见。
- 和弦包含多少个音,这也直接决定了整体的响度,因为它决定了有多少个音管一起响。在一阶近似下,我们可以认为风压不变,也就是不管多少个音管响,每个音管发出声音的振幅是不变的。但在实际中,如果拉出很多个音栓和/或弹奏一个很 thick 的和弦,风压会有所降低。具体降低是否明显,会有多少降低,取决于风箱和供风系统的设计参数和工程质量。和弦包含多少个音,是由作曲家或者即兴者来决定的。
通过以上讨论,我想你已经明白了管风琴在响度控制方面的几种可能,以及有无可能用手指按压键盘的力度来改变音管发出声音的响度。
然后我要着重说一下管风琴的演奏有没有“灵魂”。先开个玩笑,一个没有“灵魂”的乐器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被用作重要的宗教乐器的,因为宗教最讲求“灵魂”。那为什么你觉得管风琴演奏没有灵魂呢?
- 首先,你只听了一场管风琴演奏会。你觉得没有演奏没有灵魂,那只是一个案例:你只能说你觉得那个演奏者,演奏那一台琴,演奏的那些曲目,在那场音乐会的具体情况中,没有让你觉得有“灵魂”。我这么说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事实上,一台好的管风琴是很难得的,一位好的管风琴演奏家也是很难得的。管风琴的制作都是完全定制的,比钢琴的制作复杂很多,制作每一台琴都要根据具体的声场条件和资金情况,从风压、音栓列表、选用什么样的音管,什么样的木料等材料这些细节开始,从头开始设计。即使在欧美,很多人虽然听过管风琴,但是他们只听到过在他们教堂里那个声音可能不甚优美的管风琴,也只能过他们教堂中那个管风琴可能比较拙劣的演奏。有时,他们在听了一场高水平演奏家演奏一台高质量的管风琴后,他们甚至惊讶于管风琴竟然可以发出这样的声音。还有一个原因:管风琴曲目的风格不一定符合你现在的音乐品味,因为大部分人最喜欢的浪漫风格音乐(很多流行音乐都是简单版的浪漫主义音乐,但基本从来不是简单版的巴洛克音乐),在管风琴曲目中虽然也重要,但是并没有在钢琴曲目中那么重要的地位。有时,你突然会觉得一首以前听起来无感的曲子,原来那么好听。音乐学习和音乐欣赏就好像你从一个小圆圈开始,慢慢地扩大,来学会欣赏不同时期的音乐,不同风格的音乐,不同学派的音乐。像在管风琴曲目中占重要部分的巴洛克音乐,离我们比较遥远,很多人可能需要经历一定的时间才会发现它究竟美在哪里。
- 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表现方式。我们不能用一种本位思维去看待别的乐器。比如一个弹钢琴的,用钢琴的特点来衡量其他乐器,比如管风琴不能通过手指力度控制强弱,没有制音器踏板,等等;弹管风琴的说钢琴不能演奏持续音,不能精确地控制音头和音尾,无法在大尺度上控制泛音结构,等等。每种乐器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局限。要了解一件新乐器,首先要破除这种本位思维,要多去了解和探索这具新乐器能做什么,而不是它不能做什么。一个乐器好不好,不是决定于它能否用特定的方式来表现 muscial idea,而是它能否用自己的方式令人信服地表现 muscial idea。在钢琴那里,这种方式往往是力度和色彩,这些是用触键力度和速度决定的。在这个角度上来说,钢琴是一种表现方式比较直接的乐器:我觉得要强调,就弹得重一些,我觉得要淡化,就弹得轻一些。当然,这只是最粗糙的表现方法,如果只这样表现,最终音乐的表达经常是直白而廉价的。一个真正的钢琴家当然要非常善于控制强弱,但他们同时也必须会运用很多强弱以外的表达方式,比如呼吸、分句、对比和色彩等等。钢琴这个乐器虽然很好,但也有很多局限,比如钢琴缺乏表现很多巴洛克作品必须的高频泛音,使得声部之间缺乏清晰性;比如在浪漫派曲目中,它注重制音器踏板的运用,以此来实现更长的句子、更丰满的和声:这当然是浪漫派钢琴音乐优点,甚至是它们的灵魂之一,但这让它和浪漫派交响乐的理念分道扬镳,比较自成一派;钢琴也只有借助制音器踏板和一定的音型,才能真正演奏四部和声,否则开放位置的和弦进行是无法直接演奏的。
- 然后我们来谈管风琴具体的表达方式。虽然管风琴不能通过触键力度控制响度,但是管风琴可以通过触键速度控制音头(是圆润还是尖厉,以及中间很多状态),通过离键速度控制音尾,可以精确地控制音与音之间的空隙。而为了改变触键和离键的速度,演奏者经常需要改变触键力度来。这些虽然看起来不像是十分重要的参数,但它们造成的艺术效果是巨大的。在管风琴上,你用一般弹钢琴的方法弹一个和弦经常是没有艺术效果的,和弦中所有音的触键经常需要非常非常得齐,离键也需要非常非常地齐,远远超过钢琴对你在这方面的要求(尤其是离键)。你也必须要分析究竟要强调哪个音,哪个和弦,来设计表现手段,比如重要和弦之前留空,比如稍微顿一下再弹来表示这个音的重要性。因此,如果你不知道你应该具体强调哪个音,在管风琴上你基本是一定不可能把它强调出来的,而在钢琴上你则经常可以凭直觉把它弹得重一些。而且,如果你强调了不该强调的音,或者每个音都强调,那同样是没有艺术效果的,听起来呆板甚至可笑。
- 谈完这些,我们再回到第一点,来论述一下为什么一台好的管风琴是很难得的,一位好的管风琴演奏家也是很难得的。比如我们前面说的一个和弦要弹得非常齐:这时如果我们用了很多个音栓,那些音管同时发出声响,产生的气势可能是任何其他乐器都无法比拟的。然而,如果管风琴的做工不够好,你即使弹得再齐,这些音管的发声时刻也不统一,那这个乐器是无法发出这种有气势的声音的,不管它有多少个音栓,不管它有多大的规模:这些都不是衡量一台管风琴好坏的最终标准。试想一下,钢琴一个键对应1—3根琴弦,如果击弦机位置有偏移,不能敲到每一根弦,甚至敲到旁边的弦,效果将是怎样。一个有几十个甚至几百个音栓的管风琴,就要求几个十甚至几百个音管同时达到这种工艺要求,再参考管风琴的巨大的体积(说明了音管到键盘之间的最远距离有多大),制作难度可想而知。而这还仅仅是管风琴制作的一个方面。再说管风琴演奏者。说句不好听的,很多管风琴演奏者就真的把管风琴当成没有力度的钢琴来弹,他们弹了一辈子,其实都没有真正地认识管风琴。如果一个管风琴演奏者和你说,弹管风琴的重点不在于演奏技术,而在于音栓的搭配,那他基本就属于这种演奏者了。对于一个严肃的管风琴演奏者来说,他们练习音栓配置所花的精力,不会超过他们练习演奏技术所花精力的1/10(那1/10也比第一种管风琴演奏者花的精力多得多)。而且,在一个演奏没有真正深入理解管风琴的表现手法时,真正有效的表现手法对他们而言经常是“反直觉”的:他们觉得应该连的地方恰恰应该断,他们觉得应该加速的地方恰恰应该拖住速度,等等。因此,管风琴的表现方法远没有钢琴的表现方法那么自然。如果一个管风琴演奏者不学习、不研究、不分析、不思考,觉得自己会弹钢琴就用弹钢琴的技术来弹管风琴,那他真的可能一辈子都发现不了如何在管风琴上有效地表达 musical idea。
当然,管风琴也不是什么音乐都适合演奏。浪漫派那些非常钢琴化的钢琴曲,和非常注重细腻自我情感表达的曲子,还有很多民谣和小调,用管风琴弹起来可能会让人感觉太“正”而失去味道。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有时候通过细心编排也可以获得良好而新奇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