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五线谱为什么有五条线”这种问题,到历史中去寻找答案是蛮有意思的。对于这类问题,有的人简单地认为“这是某个人拍脑袋想出来的,后来大家就那么用了”:如果真去研究研究历史,就会发现“拍脑袋想出来的想法”有大量被废弃的。目前我们通常使用的体系,最开始是由使用者们的个人选择决定的:他们觉得那个体系方便好用他们就用哪个,并可以按照他们的想法去进行改善;之后,才有了标准化的尝试:这一步事实上在一定范围内有一些任意性(比如把标准音高定为 440 Hz)。
1、人类文明早期的记谱法
就像先有语言再有文字一样,我们在音乐上也是先有歌曲才有记谱。然而,记谱的出现比文字要晚得多。已知最古老的、大概是独立产生的文字包括:在公元前 3400 年——公元前 3100 年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楔形文字,在公元前 3250 元左右产生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 1200 年左右产生于中国的甲骨文,以及在公元前 500 年产生于南墨西哥和危地马拉的玛雅文字。
与相对精确的文字相比,早期人们对音乐的记载方式是不系统、不完整的。已知最古老的乐谱来自公元前 1400 年左右的美索不达米亚城邦尼普尔,用楔形文字记录在泥板上。虽然对于这种记谱法的诠释,现在还有争议,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在这种记谱法中,符号代表里拉琴上弦的名字(定弦方法在其他泥板上描述)。
古希腊记谱法在从最晚公元前 6 世纪到公元 4 世纪被使用。 在西罗马帝国在公元 476 年灭亡后,这种记谱法就失传了。后来的学者只能借助公元 1 世纪的音乐理论文献来“解密”这种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的一个代表是《塞基洛斯的墓志铭》:它不仅是古希腊时期唯一被完整保存下来的音乐作品(其他流传下来的都是片断),而且一般被认为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完整音乐作品。
另一种古老的记谱法来自印度。在印度教经典文献《娑摩吠陀》中,梵语经文上方有记录旋律的记号(有的时候它们是和经文混在一起的)。使用的记号可以是数字也可以是音节: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取决于神学派别(śākhā)。
然后我们来看看中国古代的记谱方法。已知最早的中国现存乐谱是鼓谱:这在《礼记·投壶》中就有记载。现存最早记录旋律的中国古谱是唐代古琴谱《碣石调·幽兰》:它同时还是唯一以文字谱方式保留下来的古琴曲。据它的前言说,《碣石调·幽兰》是由六朝丘明(493——590)所传。因为文字谱难于使用,所以晚唐曹柔等人对文字谱进行了简化,发明了减字谱。它是一种指法谱,只记录指法、弦序和徽位,而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另一种广泛使用的记谱方法是工尺谱:它产生于唐代,并在宋代开始流行。除此之外,中国古人还使用过乐律谱、管色谱、合参谱等记谱方法。
其他古人文化中的记谱法,比如古朝鲜的井间谱、古日本的尺八谱,我们在这里就不介绍了。
2、从纽姆谱到五线谱
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古希腊记谱法迅速衰落。在公元七世纪初,圣依西多禄写道:除非音乐(声音)能被人记住,它就消失了,因为它们不能被写下来。在公元九世纪,纽姆谱开始被使用(虽然它可能最早出现于东罗马帝国)。最早的纽姆谱被称为 Cheironomic Neume 或者 in campo aperto。这种谱中并没有谱线,而只是在歌词上方加上一些比较自由的、波浪状的线条来表示音高的变化和每个音的时值,但并不会记录每个音具体的音名或音高。虽然这种记谱法常用于记录格里高利圣咏,但它也被用于记录世俗音乐。
到了十一世纪早期,贝内文托纽姆谱(Beneventan neumes)出现于南意大利的贝内文托。这种谱看起来就不像最早的纽姆谱那么“随心所欲了”:它用不同的高度来代表不同的相对音高。这类纽姆谱被称为 Heightened Neume 或 Diastematic Neume。在有些谱子中,纽姆谱的下方还会用字母(组合)来提示音高。
在贝内文托纽姆谱出现不久之后,“线”就出现了。在 10——11 世纪,法国用阿基坦语记录的纽姆谱中有时会有一条线——比如代表旋律的中心音或者终止音。这样,读谱的人就可以通过音符与这条线的距离里知道与那个“中心音”之间的音程关系。我猜想另一方面的这原因可能是为了使用这条线作为基准去帮忙记谱的人记出平整的谱子。在其他的地区也有类似的“一线谱”记谱法。
再进一步地,就是要确定线所代表的具体音高。比如在意大利,人们从 11 世纪开始就用有颜色的线来代表音高——一般用红色的线代表 F,用黄色的线来代表 C。这样,“二线谱”就诞生了。圭多达莱佐(Guido d’Arezzo,c. 991–1033)在 F 和 C 之间又加上了一条线来代表 A:这样就产生了我们现代熟悉的两条相邻谱线之间为三度关系的记谱方式。然而,圭多达莱佐主张在这种“三线谱”上再加一条线——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上面加也可以在下面加。他还在每行谱表之前用一个字母表明对应谱线具体代表的音(一般是 C 或 F)——也就是谱号,而不再仅仅依赖于通过颜色分辨。这就产生了经典的四线纽姆谱。
圭多达莱佐时代的音符采用上图所示的这种手写体的符头。在 11 世纪,方形符头被引入。到了 13 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基本都采用使用方型符头的、具有四条线和三个间的、有一个谱号的谱表来记录。
在圭多达莱佐和其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四条谱线已经足够了,一方面因为圣咏的数目本身有限,另一方面因为这种谱表的灵活性。就像现代五线谱中一样,如果确实需要更高或更低的音,也可以使用附加线。直到今天,一些赞美诗集仍然使用纽姆谱记谱。
在器乐记谱中,为了符合乐器音域的实际需要,人们在圭多达莱佐之后很快就经常使用更多或更少的谱线去记谱。现代五线谱起源于 16 世纪的法国。圭多达莱佐更喜欢使用的 C 谱号,在很多应用领域被 F 谱号和 G 谱号替代,而后两者被分别用于现代最常用的高音谱号和低音谱号。在五线谱被发明之后,其他记谱法事实上一直延续到 17 世纪,比如下图中的“六线谱”。
3、五线谱之外的近现代记谱法
即使在今天,五线谱也不是唯一的记谱法,比如中国人熟悉的简谱和吉它中使用的六线谱。和很多人的认知相反,简谱既不产生于中国,其诞生也不早于五线谱。简谱事实上是在 1742 年由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发明的:卢梭事实上也是一位音乐家,作为作曲家他写过七部歌剧。卢梭这个发明虽然在德国、法国、荷兰和俄罗斯也偶有使用,但它在西方世界中从来没真正流行过。据说简谱在中国之所以能流行的一个原因是它恰好和中国音乐传统十分符合——大概可以看作工尺谱的另一种表示形式。而且,对于单声部音乐来说,简谱确实既容易排版,又十分紧凑。
吉他谱则属于 Tablature 这一类记谱方法。Tablature 虽然也使用“线”,但那里的线表示的不是音高,比如在吉他谱中它就和弦一一对应。有人把 Tablature 翻译成“指法谱”,这是不准确的,因为 Tablature 中记录的并不一定是指法。比如北德管风琴学派就经常用 Tablature 记录管风琴谱:那根本不是指法谱。
事实上,在过去三百年里,人们发明了上百种新的记谱方式。限于篇幅,本文就不一一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