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乐器演奏

为了什么要坚持弹钢琴(演奏乐器)?弹钢琴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从小时候开始到现在弹了很多年钢琴。开始是被父母和老师逼着弹,坚持到了现在。但我现在想不明白,我弹钢琴究竟是为了什么?练钢琴并不给我带来快乐,我反而觉得练钢琴的过程挺痛苦的。练好一首…


从小时候开始到现在弹了很多年钢琴。开始是被父母和老师逼着弹,坚持到了现在。但我现在想不明白,我弹钢琴究竟是为了什么?练钢琴并不给我带来快乐,我反而觉得练钢琴的过程挺痛苦的。练好一首曲子之后倒是会有一周时间会沾沾自喜,在别人面前表演时也会感到很愉悦。但为了这样浮浅的快感而付出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值得吗?所以我这种状态继续练下去还有什么意义呢?或者说我怎样才能享受练琴本身,摆脱这样病态的练习模式?

比起标题“为了什么要坚持弹钢琴?”这种直击灵魂的拷问,题主在问题描述里最后说的“我怎样才能享受练琴本身,摆脱这样病态的练习模式?”更有意义。

你去问一个游戏迷:“为什么要打电子游戏?”;或者去问一个小说迷:“为什么要看小说?”,他们估计只能回答你:“因为有意思啊”。要是他们给出了理性分析的结果,则往往不那么可靠了。比如“打电子游戏可以锻炼智力”:那学习数学也可以锻炼智力,你就一定喜欢学习数学吗?所以对于弹钢琴也是一样,比如可以锻炼智力,可以赚钱,比如参加比赛获奖,可以受到青睐,根本就不是什么本质原因。难道所有满足这些条件的事情,你都会去做吗?

所以我们要去找弹钢琴本身的意义,其他事情替代不了的意义。题主描述了他弹钢琴的过程,费很大力气弹好一个曲子,会有一点小的成就感,但觉得和付出的巨大努力不匹配。在这样的情况下,题主提出这个问题是非常自然的,如果不想这些只管一味地弹,那反倒是有问题了。

说起来,这个问题确实表现出了音乐教育目前面临的困境。在很多模式化的教育中,教授弹钢琴变成了传授一种技艺,然而学会了这种技艺却并像学习传统技艺那样能得到相应的成果。我们学习烘焙,就可以烤面包,而面包是至少一部分人的必需品。面包店烤出来的面包一般也会比超市里卖的面包好吃一些。“学习烤面包——开面包店赚钱”是符合市场规律的。退一步来说,我们的制作的面包,即使不能拿去出售,也可以自己吃。但学习钢琴呢?在这个连CD都快被淘汰了的时代里,大部分人学了很久的钢琴,完成的演奏离网上很容易就听到的专业录音还差得很远。就算能和录音里弹得一模一样,那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钢琴呢?难道就为了自己再教学生赚钱,然后这样一代一代继续下去?这听起来实在是一个很无聊的行业。

所以这种教育,在起点上就错了,因为弹钢琴不应该是一种纯粹的技艺。艺术必然要以技术为基础,但艺术决不仅仅是技术。如果一种艺术教育,不能让你感觉到你在学艺术,而只能让你感觉到你在学技术,那这种艺术教育就是失败的。那在艺术中,除了技术还有什么呢?审美。没有审美的音乐表达,即使有再高超的技术,也是没有艺术价值的。有人可能说,我现在连技术都没学好,怎么能谈审美呢?这种论调真是受了庸俗教育的毒害:难道人的审美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吗?它一开始就像一颗种子,虽然还很小,但有长成参天大树的潜力。好的音乐教育应该帮助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而不应该去阻碍它的自我表达。但我们也不能任由它随意生长,让它在无知的情况下自大而张狂。我们应该以它目前的情况来契机,让它在它所在的这一点上往纵深发展,同时我们应该为它打开很多扇窗户,让它看看外面的风景:巴洛克时代什么样,古典主义时期什么样,浪漫派什么样,现代派什么样,德国音乐什么样,法国音乐什么样,等等。如果一棵树被局限在一个深井里生长,那这种条件一般来说这对它的成长是不利的,但也不排除能产生某些怪材的可能性。但着力培养怪才,不应该是一般教育的目标。

具体到个体上的音乐教育来说,我们最好的方法是审美和技术同时培养,但要让审美比技术提前一些。这样,因为审美比技术高,审美就可以激发学习者去完善技术:这和单纯地去练习一些不知道以后会用在哪里的技术是非常不同的。如果学生有很强的完善技术的期望,老师又能适时地帮他攻克难关,那他的进步会非常快。换句话说,我们要让脑走在手的前面,而不是相反。单纯的教授技术,让学生自己去瞎悟审美,甚至禁止学生加入个性化的审美(但个性化的审美应该在什么范围内却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非常失败的艺术教育。

如果你可以把审美发展得很好,那你问的这个问题自然就消失了。我为什么要坚持弹钢琴?因为我要创造我自己的艺术(二次创作),表达我自己的审美。大师虽然弹的比我好,但那不是我。我脑里有一个音乐形象,我要试图把它表达出来,为此我要克服技术上的障碍,表达出来了以后,我再评判一下这个表达出来的东西是否和我设想的一样,如果一样的话是否效果真的好,如果没有达到预期的话,应该如何调整或改变。一首曲子,我在细节上应该怎么设计,在整体上应该怎么设计:这些东西随着你站得越来越高,会不断地改变和发展。

现在,我们来讨论“练琴时痛苦”这个问题。首先就不应该有“练琴”这种概念,我们在弹钢琴时,都应该有演奏的心态:这并不是说要从头到尾一遍一遍地弹,而是说千万不能只是手指在弹,而脑子里想的事儿早就不知道云游到哪里去了。我们在解决技术难题时,应该是抱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心态,精准地找出问题并把它克服,同时这一切都应该是在审美的指导下的。我们要避免以下这种“练琴”的心态:我只要在练,练的时间足够长,总会有进步的。事实上,不动脑的机械练习,不仅不一定真的会解决问题,还经常起到反作用,就像你描述的那样。即使它是有效的,它也是效率低下的:这当然会让人感到厌烦。比如弹几遍慢的才敢弹一遍快的以避免把曲子弹坏:你经常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练习你已经能弹奏得很好的地方,但真正需要练习的地方却没得到充分的练习。

然后,练一首曲子很久才会练出成品,不是会让人感到很枯燥吗?这个因人而异。但是,决不能仅练一首曲子,决不能只练难的曲子,也决不能只练简单的曲子。这就像我们学英语一样,既要有精读,又要有泛读。我们可以去挑战读一下很难懂的文学作品:这对我们是非常有好处的;但同时我们也要读一些在我们能力之内,不用费太多力气就能读懂的东西,特别是阅读一些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比如专业知识,新闻,等等。在弹琴上也是一样的,有的曲子并不很难,但是在创作上很精巧,你可能很容易就可以把它练好。所以分一些时间来泛弹一些技巧上相对简单的艺术精品,既可以给自己成就感,又可以培养音乐品味,还可以训练自己的视奏技术,如果选取适当的话,甚至可以替代手指练习和练习曲,何乐而不为呢?

再进一步的话:不要把一个曲子当成一个僵死的东西。比如你可以在还没有背下来这首曲子时,合上谱子按印象弹,记忆不清的地方就用自己想办法去填充,看看能弹出什么。然后你再去看谱子,可能就会觉得,这个地方作曲家写得真高妙,那个地方可以那样处理我怎么就没想到呢?当然,这只是很多方法里的一种。你可以多问问自己,这里作曲家为什么这么写?要让我写我会怎么写?我写的是有和声问题,是不符合作品风格,还是比作曲家还好?这样,你就开始和作曲家进行对话了。当然,到了这个层次,就触动了现行音乐教育的根本问题——把音乐从创作、分析到演奏这一个整体分成太多的分支,并且相互之间很少对话(特别是业余学习中),更别提深入交流了。虽然学科分工太细是现代教育中的普遍问题,但这个问题在音乐教育中尤其严重。在巴洛克时代,演奏家就是作曲家,从贝多芬那个年代开始,演奏家开始慢慢地独立出来,但你看肖邦李斯特,哪个不是演奏自己的作品?到了20世纪,现代古典音乐的时代到来,很多不接受这种审美的音乐家选择去演奏以前的杰作。但几代传下来之后,钢琴演奏已经变得太独立于音乐的创作和分析,加上一些低端的老师更是根本不懂这些东西,所以才会产生了题主问的这种问题。

本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organ(at)yueyao1982.com。链接地址:https://www.organtube.com/why-practice-piano/

作者: 岳耀

为您推荐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邮箱: organ@yueyao1982.com

contact@yueyao1982.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